Search


遊覽車意外事件是否讓台灣民眾及政府覺悟呢?
同樣觀念也可以運用在醫療上。
  • Share this:


遊覽車意外事件是否讓台灣民眾及政府覺悟呢?
同樣觀念也可以運用在醫療上。

其實我一直很反對號稱"治療一次就好"的速食醫療,你的疾病有多嚴重、有多久自己應該知道,想要一次就好,要不就是劑量重,要不就是只好了表面,前提是你的身體受得了這麼重的劑量(虛不受補),或只是想要沒症狀(體質仍偏差),或只是檢驗數據漂亮(身體還有一大堆不舒服)就好。

以前在醫學中心,很多病人因為心急,開了湯劑,結果後來沒錢治療,一切也都白費。

健保給付的藥粉,配合醫師衛教,如果有耐心地服用,症狀、徵候也可以逐漸改善。

當然體質偏差太多,再適時搭配湯劑,依照個人經濟狀況調整,耐心仍是治療關鍵。

例如陰血虧虛太多,如果水庫都乾涸了,河流哪來的水?將脈比喻為水道,血海為水庫,常常一開始補不起來(吃藥沒感覺),因為都跑到水庫了,等水庫充盛,水才能盈溢出來。

年輕或體質好的人真的也不太需要治療太久,我還常說下次不用再回來了,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即可。

你選擇妥協於物超所值或從觀念改變養生態度呢?


Tags:

About author
李嘉菱醫師自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雙主修畢業,擁有中西醫雙執照,畢業後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服務10年,曾獲選優良住院醫師、優良教學主治醫師,期間擔任腫瘤委員會委員、肺癌團隊中醫師;之後至長安醫院服務,擔任中醫內科主任2年;目前為馥芊中醫診所院長。曾發表過『胃食道逆流』、『慢性阻塞性肺病』等新聞稿,以及相關專長之論文。李醫師尤其擅長於『中醫腹診』,治療腸胃疑難雜症,都有相當好的療效,並常透過衛教給予患者適當的養生方式。 李醫師是台灣第一位開立「中醫芳療門診」的中醫師,同時也是一位取得美國NAHA與英國IFA雙證照的芳療師,以中藥搭配精油的方式幫助眾多病患重拾健康。李醫師主要提倡「中醫辨證論治用芳療」的理念,中醫芳療臨床經驗豐富,承襲中醫及芳療的知識,使用中醫芳療配方別出心裁,持續在中醫芳療領域耕耘。著有「中醫芳療百科」、「中醫芳療診察室」等書。
中醫.腹診.芳療.舞蹈.旅行.育兒
View all posts